市委编办:巧用“四则运算” 破解治理难题

发表时间: 2021-09-07     来源: 常熟市域社会治理     浏览量:1370 次

为充分发挥市委编办的机构编制保障作用,有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“八心工程”40+项目落地落实,今年以来,常熟市委编办以“三整合”改革为抓手,认真做好“加、减、乘、除”四则运算,聚焦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,落实基层治理“一网格”建设任务,扎实推进“网格治理聚心工程”。

赋权赋能做“加法”。对照改革要求、基层需求和企业群众诉求,动态调整赋权事项,将35项市级权限下放给第一批镇(街道),第二批基层“三整合”改革部署开展过程中,先行将40项市级权限下放给常福街道。组织市级权力下放部门重新梳理我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清单,调整后拟重新明确城区四街道行政处罚权155项,一般乡镇(街道)316项,实现赋权与赋能同步落实。

整合优化做“减法”。根据优化协同高效原则,制定印发第一批涉改镇(街道)“三定”规定,在第一批涉改镇(街道)分别综合设置1办7局共8个职能机构和4-5个不实际运转的事业单位,理顺机构职能,厘清职责边界,推动各类资源整合、治理重心下移。研究制定第二批“三整合”街道改革方案,按要求精简内设机构、优化机构设置、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,构建既扁平高效又符合常熟实际的基层治理架构。

统筹推进做“乘法”。一是“一窗口”提效能。加快镇(街道)便民服务机构建设,建立健全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两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,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古里镇便民服务工作站覆盖全镇村(社区),2021年上半年村村办4630件,推行延时办理、节假日办理、预约办理服务共500多件,通过推出23“套餐式”联办服务压缩“企业登记”流程,0.5天完成审批发证57家,办结率占35%,促进审批服务高效化。二是“一队伍”全覆盖。在前期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,强化镇(街道)综合执法机构能力建设,持续规范综合执法行为,实现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不断巩固深化镇域综合执法改革成效。辛庄镇通过整合市镇执法资源,实现执法全覆盖,资源共分享,管理无盲区,全力推进综合执法高效运行,2021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执法检查8300余次,办结行政执法案件1373起。三是“一网格”促解决。通过对网格进行优化调整、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、加强网格员配备、拓展网格要素、推动网格多元治理等措施,健全网格化责任落实机制。琴川街道依托网格化智慧管理平台,构建信息采集、事项确认、任务派送、任务处理、任务反馈、核查结案、考核评价为一体的闭环系统,充分利用好基层“一张网”,配齐配强“一长四员”,推动问题解决在网格、矛盾化解在网格。四是“一平台”破壁垒。推动建立综合指挥平台,以“互联网+治理”打通政府部门之间、政府与群众之间存在的壁垒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率。董浜镇积极发挥“一网统管”平台优势,发挥“指挥调度一中心”作用,强化“1+4+N”数字化建设模式,形成涵盖全镇17245户房屋、61003人和2890家市场主体的信息数据库,赋能疫情防控工作,着力提升董浜疫情防控数字化、精准化、科学化水平。

督促整改做“除法”。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,指导辛庄、支塘、沙家浜、碧溪4个镇(街道)就去年改革评估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,对照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改革要求,查漏补缺、逐条完善,对上积极主动争取4个板块进行复查评估,力争复查结果提档升级。

下阶段,市委编办将持续推进“三整合”改革,在巩固第一批涉改镇(街道)改革成果的基础上,全面推进第二批涉改镇(街道)基层“三整合”改革任务,持续构建既扁平高效又符合常熟实际的基层治理体系,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。